新聞資訊
2025-08-05

“灰頭土臉”的工程廢棄泥漿如何變廢為寶?7月25日,隧道股份城建物資打造的上海市首個移動式工程泥漿資源化循環處置示范基地正式落地,通過將工程廢漿轉化為可供回填施工的低碳型流態固化土,實現廢漿的規模化、產業化、資源化處置。

2025年,上海全市軌道交通網絡運營里程將近1000公里,越江隧道總數達18條,“地下空間”已然成為與地面空間同等重要的存在。在龐大地下工程建設的推進中,工程廢棄泥漿消納難題日益迫切。行業數據表明,上海每年約產生3000萬方工程廢棄泥漿。

面對傳統處置的成本困境與低碳減排的生產需求,隧道股份城建物資引進了南方路機模塊式流態固化土設備,構建了全封閉環保型生產模式,設備搭載專為流態土生產研發的混煉主機,通過飛刀變速系統對黏性物料的高效處理與智能控制系統的精準調節、計量,使廢棄泥漿與固化劑均質化混合,為生產高品質的流態固化土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時,隧道股份城建物資自主研發的低碳型土體硬化劑,實現了工程廢棄泥漿的“點漿成金”。“這是一種可替代水泥的新型粉狀水硬性膠凝材料,制備過程無需煅燒,只要按一定比例把它與泥漿充分拌合,即可將泥漿制備為工程所需要的同步注漿材料和回填材料。”隧道股份城建物資新材料產業化事業部總經理李歡歡介紹,制備完成的流態固化土具有抗滲性好、性能穩定等特點,可用于無縫填充排水管溝槽、建筑頂板、地下空間等多種用途。


目前,隧道股份城建物資在上海多個盾構隧道建設現場打造了移動式工程泥漿資源化循環處置示范基地,每個移動式泥漿處置點每小時可消納泥漿100方,所生產制備的流態固化土,已陸續運往21號線一期工程等20余個項目進行澆筑。


